查看原文
其他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六)

启贺 门外谈 2021-06-18

点击上方蓝色字体,关注我们


本公众号即日起不定期发布《与吴文科同志商榷》系列文字,敬请关注,并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,提供资料。



2015年出版的《曲艺综论》中《简论骆玉笙在京韵大鼓发展史上的地位》中说:



吴文科同志在这一段论书中,就存在两个与历史事实相左的问题。


第一,骆玉笙给人的感觉是否真的“使‘唱’与‘做’更好地统一起来”?


众所周知,骆玉笙先生是一代“金嗓歌王”,其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骆派的整体音乐性。她的嗓音条件极佳,高中低音浑厚,真假声转换自如,再加上音乐旋律性强势的伴奏乐队辅佐,所以骆派整体音乐性被凸显,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。也因此,相对于“做表”也就被演员和观众都相对弱化了。这里有演员凭借音乐形象便可征服观众的得意,更有观众被音乐形象感染而忽视演员“做表”的双重原因。骆玉笙在“唱”与“做”上给人们的感觉还是“唱”明显要大于“做”。甚至有人曾经诟病骆玉笙为“京韵大鼓歌唱家”。而吴文科同志本来可以通过切实可信的资料,详细论证一下骆玉笙是如何唱做并重的,从而印证“京韵大鼓歌唱家”是对骆玉笙的一种误解,可令人遗憾的是,吴文科同志只提出了自己的论点,却没有具体的论证。


再一个问题,刘宝全时代是否真的重“唱”轻“做”?


好在网上有一段刘宝全本人的电影视频,我们可以看看这位代表京韵大鼓那个时代的人物,到底是如何唱和做的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g0314qs91lu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《宁武关》刘宝全


我想看过视频的朋友,都能认同古稀之年的刘宝全仍然唱做并重的吧?


吴文科同志在文中也曾谈到骆玉笙对刘宝全、白云鹏、白凤鸣艺术的借鉴和融汇,可恰恰总是缺少了技术层面的举例说明,而只是停留在理论文字上的闪烁其词。比如其对少白派的借鉴(《曲艺》杂志1995年第11期上便刊登了骆玉笙的《怀念白凤鸣师兄》的第一手采访文字,可惜吴文科同志没有看。http://www.sohu.com/a/131724931_231014)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将白凤鸣唱片《战岱州》“空撒英雄泪两行”这句极富少白派特点的唱腔与骆玉笙《林冲发配》中“空撒英雄泪飘零”一句做一对比,便知端底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u0711hpczoi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京韵大鼓《林冲发配》骆玉笙



骆玉笙不仅仅是对京韵大鼓各流派做了借鉴吸收,同时对京剧和评弹等姊妹艺术也做了非常好的借鉴融汇。

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骆玉笙京韵大鼓《金门潮》是如何对徐丽仙评弹《望金门》借鉴吸收的。


在自己的创新上骆玉笙是这样说的: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m07102zazzw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骆玉笙谈自己如何创新


曲艺演员确实需要理论总结,这是一种促进。需要理论研究者从第三者客观的角度去审视总结演员的创作,肯定成功,增补不足。比如,孙书筠本人就非常感谢薛宝琨先生对其艺术的总结提升,她坦言,这是对其巩固形成个人鲜明艺术特色的探索之路中,非常重要的帮助。


而阅读吴文科同志的论文,却给人另一种感受,空洞无味。不是从前辈学者文章中寻章摘句的洗稿,就是只顾提出论点而鲜见生动详实的论据……这样的理论研究到底对曲艺事业有何益处呢?




由于本人是鼓曲外行,本文向鼓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请教,在此表示感谢。




【往期回顾】
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一)
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二)
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三)
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四)


与吴文科同志商榷(五)
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